中國經濟從初放型向節(jié)約型,環(huán)境友好型轉變,即產業(yè)轉型.結構調整,改變經濟增長方式,也是一場重大的經濟變革。使我有幸參加了國家經濟轉型特別培訓,清華大學經濟學院的培養(yǎng),讓我懂得《資本運作》的重要性,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,不斷將新冠疫情甩鍋中國,在經濟上,去全球化,妄圖與我國脫鉤,國際形勢風云變幻,不利于我們的外貿生產經營。
1、今年中國的經濟走勢怎么樣?
今年經濟走勢不樂觀!一季度,我國受新冠疫情影響,經濟嚴重滑坡,GDP比去年同期下跌6.8%,二季度,雖然我國疫情好轉,企業(yè)復工復產,但世界上其他國家疫情嚴重,外貿出口不暢,經濟依然難以恢復正常。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,不斷將新冠疫情甩鍋中國,在經濟上,去全球化,妄圖與我國脫鉤,國際形勢風云變幻,不利于我們的外貿生產經營,
東南沿海一帶企業(yè)出現復工后又停產的情況,失業(yè)壓力不小。今年兩會,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破天荒地沒有對今年經濟增長提出數據要求,只是提出六保,六穩(wěn)大計,保居民就業(yè),?;久裆?,保市場主體,保糧食能源安全,保產業(yè)供應鏈穩(wěn)定,保基層運轉,今年全球經濟衰退是大概率事件,我國率先走出新冠疫情,各行各行復工復產,經濟表現是全球最好的,但與往年比,今年困難大,形勢險,經濟發(fā)展不容樂觀。
2、都說今年經濟不行,那明年行嗎?
都說今年經濟不行,那明年行嗎?大概率講,明年情況可能更差,這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,所以我們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都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相應的打算,為什么明年經濟形勢會更差呢?原因如下:一、經濟發(fā)展存在一定的周期性。通常經濟運行以10年左右為一個周期,每個周期分別要經過危機、蕭條、復蘇和高漲4個階段,自2008年底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發(fā)生以來至2018年底,已經完成了一個經濟周期,所以在2019年經濟開始出現飽和和停滯,許多行業(yè)和企業(yè)出現產能過剩,庫存積壓嚴重,被迫減產和停產,一些流水線上的員工只得放假或離職,甚至出現春節(jié)后不久,大量的農民工剛離家不久又返鄉(xiāng)的情況,其原因正在于此。
二、房地產嚴重地拖累經濟發(fā)展,房地產經過20一30年的高速發(fā)展,不僅自身為國民經濟貢獻了大量的GDP,而且極大地帶動了相關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創(chuàng)造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。但另一方面,不斷增加的高房價使大量的家庭淘空6個錢包還不夠繳納房子的首付,從而極大地削弱了人們的消費能力,而同時近年來投資和外貿在經濟總量中所占的份額已越來越少。
既然消費、投資和外貿加起來都不足以提供多大的需求,那么經濟的下滑也就成為自然而然了,三、世界范圍內的疫情依然嚴重。目前新冠病毒疫情仍在世界范圍內蔓延,對工業(yè)、商業(yè)、服務業(yè)、娛樂業(yè)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兩次世界大戰(zhàn),對本來就不景氣的全球經濟猶如雪上加霜,對人們的就業(yè)和日常生活的影響可說是百年難遇,而疫情最終會發(fā)展到何種程度?對經濟的傷害會持續(xù)多久?什么時候能扭轉疫情蔓延的勢頭并最終控制和消滅疫情,眼下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,從而給經濟的發(fā)展增添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。
3、如何看待「專家稱今年中國經濟增速估計在0%-1%,未來3-5年是困難期」的觀點?
大體同意專家的觀點,具體的看法如下:一是目前世界疫情總體還處在上升的態(tài)勢,經濟大環(huán)境的改善還看不見曙光。受疫情影響,世界經濟嚴重衰退,國內加工出口貿易行業(yè)將面臨較長時間的困境,二是國內疫情雖已控制住,但面臨的輸入壓力還十分巨大。旅游、大型娛樂等服務性行業(yè)的恢復想必也十分有限?在疫情沒有完全消除之前,大多數人還是持慎重的態(tài)度,
4、如果明年全球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,那么全球的經濟是否會崩潰?
1、大面積崩塌、毀滅性的潰敗自然不會立馬顯現出來的,畢竟像我們中國這樣的有效防控的國家還是有的;而且,中國前三季度實現了經濟增速的正增長,基本上恢復到疫情之前的狀態(tài)了。剛剛看了一則新聞,英國新任的駐華大使吳若蘭到訪了武漢,看到疫后重振的武漢經濟恢復如常,很有感概,一直都在強調要學習中國、學習武漢的防疫、抗疫的經驗,期待英國與湖北武漢在貿易投資以及醫(yī)療創(chuàng)新等領域能夠有更多前沿的合作;說明了什么問題呢,歐美疫情爆發(fā)初期,很多網友所說的“照抄中國作業(yè)”的事情,現在正在成為現實了;2、雖然現在的世界上,以美國從世界組織上紛紛退群、英國脫歐和特朗普政府到處設置貿易壁壘、增加關稅為標志,全世界范圍內的貿易保護主義、單邊主義、保守主義現在是愈演愈烈了;而且,整個的世界經濟也因為疫情的影響,幾乎就是滑向了歷史的最低點了。